圖們:辦好民生實事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2024年,圖們市緊扣民生需要、瞄準民生短板,重點圍繞醫保服務、靈活就業、居家養老、殘疾人權益保障及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等領域,不斷完善民生項目,扎實辦好民生實事,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以實際成效贏得群眾的滿意。
近日,由州委宣傳部、州發改委組織的2024年全州民生實事宣傳報道團走進圖們,專題采訪了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的實施情況。

打造“15分鐘醫保服務圈”
將服務延伸到群眾家門口
今年以來,圖們市醫療保障部門積極打造“15分鐘醫保服務圈”,將適合基層辦理的服務事項有序下沉至鎮(街道)、村(社區)一級,使醫保服務延伸到群眾的家門口。
記者在石峴鎮水南村辦公便民服務大廳內看到,引導咨詢區、柜臺受理服務區、等候休息區等多個功能區配備齊全,醫保服務窗口前各種政策宣傳、辦事指南等告知牌清晰明了,轄區居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快速完成醫保信息查詢、個人醫保參保等相關業務辦理。
圖們市醫療保險經辦中心工作人員金靈介紹,全市現已建設完成鄉鎮(街道)醫保下沉服務站7個、村級醫保下沉服務點43個、定點醫療機構服務站2個、合作金融機構服務站1個。醫保政策宣傳、參保登記、參保信息變更等醫保高頻經辦服務可通過上述服務站、服務點等,下沉延伸到鄉鎮(街道)、村(社區),實現了參保群眾醫保需求“門口辦”“馬上辦”。年初至今,圖們市醫保服務點共辦件158件,其中城鄉居民新參保98件、城鄉居民停保35件、人員信息變更12件、異地就醫備案登記13件。
據了解,基層站點建設“15分鐘醫保服務圈”,不僅實現了醫保便民服務就近辦理,讓群眾少跑路,提升了群眾幸福感、滿意度,而且還可以引導居民改變就診習慣,小病、慢病優先考慮在村(社區)、鄉鎮(街道)就診,進一步促進了分級診療。
規范零工市場 扶持靈活就業
告別小、散、亂的馬路市場,走進寬敞明亮、規范有序的求職大廳,圖們市零工市場的建成,為當地靈活就業人員提供了便捷、高效、規范的求職途徑。
記者在圖們市零工市場看到,市場內設有零工人員休息區、智能招聘區、便民服務區、保安培訓區等4大功能區,前來求職應聘的人絡繹不絕,工作人員認真地為每位求職者登記信息和查找匹配崗位。姜師傅是一名瓦工,多年來一直干零工。他表示,以前都是在路邊等活兒,風吹日曬不說,蹲半天還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而零工市場環境好、信息多、有保障,在這里找工作既省心又放心。
圖們市零工市場負責人徐穎介紹,市場通過建立零工就業服務平臺,打通了企業和求職者之間的信息壁壘,讓供需雙方實現更精準的匹配和對接,并通過與社區合作在全市開辟13處零工驛站,以及與“96885”吉人在線、圖們人社微信公眾號合作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模式,進一步拓展了零工市場的規模和就業服務渠道。此外,市場還會根據求職者的個性化需求,為其提供政策咨詢、技能培訓等多方位的就業援助服務。
今年以來,圖們市零工市場已促成就業140余人,職業覆蓋建筑、安保、家政、保潔、物流等領域。
更新改造老舊小區燃氣設施
為居民擰緊燃氣“安全閥”
燃氣安全關系千家萬戶,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今年,圖們市針對老舊小區實施城市燃氣管道更新改造項目,為居民擰緊燃氣“安全閥”。
記者跟隨長春燃氣(圖們)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來到國稅小區項目現場。該公司管網部部長歷福斌介紹,燃氣閥門和軟管容易發生破損、松動,導致燃氣泄漏,可能造成火災、爆炸等嚴重后果。此次改造使用了新型自閉式閥門,它不僅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和耐壓性,而且在燃氣管道出現異常情況時會自動關閉,同時采用抗腐蝕能力更強的金屬波紋管替代原有的橡膠軟管,進一步降低了燃氣泄漏的風險,從源頭上保護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據了解,圖們市城市燃氣管道更新改造項目總投資1210萬元,惠及全市41個老舊小區、7600余戶居民。改造內容主要包括室外燃氣立管、盤管,室內軟管、自閉閥及相關調壓設施等。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50萬元,已為190棟樓、4900戶居民實施改造。
積極推動養老助餐項目
解決老年人吃飯難題
去年以來,圖們市著力解決老年人就餐難題,建設了一批社區老年食堂、老年人助餐點、農村養老大院食堂等養老助餐服務機構,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優質的養老服務。
金廣憲和妻子石福順是月宮街道富強社區居民,兩人都已年逾八旬。每天中午,他們都會到“幸福小廚”社區老年食堂就餐。“社區老年食堂的成立,解決了我們老兩口的吃飯難題。”金廣憲對老年食堂贊不絕口。
“幸福小廚”老年食堂負責人李桂娥介紹,該食堂是圖們市對口寧波市鎮海區的幫扶合作項目。項目選址在居民聚集區、困難老人集中區、交通便利區,充分依托城鄉社區綜合服務體、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等開展共建。食堂針對65歲以上老年人實行有償、低償服務,每餐8元;對65歲以下普通人群實行正常市場價格標準,每餐15元;對低保戶、殘疾人等特殊群體視情況降低費用。從去年9月開業至今,食堂已累計服務5000余人次。
據了解,圖們市現有3個社區老年食堂、10個助餐點、4個農村養老大院食堂。社區老年食堂和助餐點主要采用“社區引導+市場化運作”模式,以普惠性價格為轄區內老年人提供就餐、送餐服務;村級老年食堂,主要利用定向捐贈和村集體經濟等,定期為老年人提供免費助餐服務。目前,全市養老助餐服務機構每月服務老年人達到7200余人次。
完善殘疾人保障服務
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圖們市持續完善殘疾人保障服務體系,今年以來,通過對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以及向殘疾人提供基本康復服務,有效改善了殘疾人的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促進殘疾人以平等地位和均等機會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涼水鎮居民崔明玉患有腿部肢體殘疾,家中院子坑洼不平嚴重影響出行。市殘聯得知情況后,投入2000余元重新平整了她家的院子,并鋪上了地磚。市殘聯組聯維權科負責人李玉強介紹,該市針對困難重度殘疾人開展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根據不同類型殘疾人的特點,對其房屋的出入口、衛生間、廚房等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造,消除或減少居家障礙,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項目于4月份開始,通過調查、摸底確定了228戶殘疾人家庭為改造服務對象,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
居民吳迎華是肢體殘疾人,需要依賴拐杖行走,經過在市殘疾人康復中心的康復性訓練,如今已擺脫拐杖。市殘聯康復科負責人高瑩介紹,今年以來,圖們市針對殘疾人開展康復訓練、輔助器具適配、康復醫療等基本康復服務工作,通過改善殘疾人身體功能,提升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參與度。目前,已為758名有需求的殘疾人提供了基本康復服務,其中輔助器具適配服務304人次、支持性服務242人次、康復訓練服務154人次、康復醫療143人次,康復服務率93.51%、輔具適配率93.95%。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周廣楠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