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辟謠短劇場】第四期:大項目參與投資?小心是非法集資!
重大項目投資、影視劇投資、代炒虛擬貨幣、黃金托管、數字文物、候鳥式養老、高息理財......非法集資騙局知多少?【吉林辟謠短劇場】第四期,通過《當暴利承諾穿透屏幕時——你究竟是投資者,還是待收割的流量?》了解最新非法集資騙局!
作品名稱:《當暴利承諾穿透屏幕時——
你究竟是投資者,還是待收割的流量?》
創作單位:長春市司法局
以影視眾籌名義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到底是咋回事?
一起通過案例揭開真相↓
案例課堂一:周志毅集資詐騙案
2014年1月以來,被告人周志毅注冊成立并實際控制上海福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盈資產公司)及多家關聯公司、合伙企業。2015年4月至2019年11月,福盈資產公司在本市及湖北、江蘇、山西等多地設立分公司、子公司,以投資影視、不良資產、國外證券等項目為名進行虛假宣傳,以承諾保本并支付7%-14%年化收益為誘餌,公開向3800余名社會公眾非法募集資金人民幣16.62億余元。所得資金被歸集至福盈資產公司及其關聯的公司、企業賬戶,由被告人周志毅決定支配使用。至案發,造成集資參與人經濟損失人民幣7.18億余元。
案例課堂二:APP“眾籌”拍電影
李女士加入了一個投資交流群,“老師”經常在群里分享投資心得。有一天“老師”突然在群里說自己結識了一位導演,對方正在“眾籌”拍電影,投資人可以像買銀行理財一樣參與其中,收益非常可觀,投資份額有限,先到先得。李女士平時就愛看電影,怕錯失良機,便通過對方提供的鏈接下載APP,發現好多熱門電影都在“眾籌”,試著投了1萬元,15天后就獲得了2000元的收益,且本金還能取出來,就徹底放下戒備,累計在平臺上投入30萬,結果資金全部打了水漂。
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
避免陷入影視投資非法集資詐騙陷阱呢?
1.深入了解影視行業知識
投資者在涉足影視投資之前,要主動學習影視行業的基本知識。了解一部電影從籌備、拍攝到發行的基本流程,包括制作成本的構成、市場宣傳的方式以及票房收益的分配模式等。例如,不同類型的電影,如商業大片和文藝片,其成本和收益模式有很大差異。同時,要清楚電影行業的市場規律,正常情況下電影投資的回報率并非像不法分子宣傳的那樣夸張。
2.核實投資項目的真實性
務必對投資項目進行全面核實。首先,查看項目的備案信息,可以通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相關官方網站查詢電影項目是否備案。對于聲稱有知名導演、演員參與的項目,要通過正規渠道核實其真實性,比如聯系演員的經紀公司或者導演的工作室。此外,了解出品方的背景和信譽也至關重要。合法的影視投資項目,其出品方通常是有一定行業資歷和良好口碑的公司,可以通過企業信用查詢平臺等工具查看出品方的經營狀況、是否有過違規記錄等。如果對項目信息存在任何疑問,不要輕易投資。
3.警惕高收益誘惑
在影視投資領域,要對高收益承諾保持高度警惕。如果一個影視投資項目承諾的回報率遠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那很可能是一個騙局。正常的電影投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即使是熱門題材和強大陣容的電影,也可能因為市場變化、競爭等因素而無法獲得預期收益。不要被那些所謂的,“穩賺不賠”“高額回報”,等宣傳所迷惑,要理性分析收益的合理性。比如,如果一個項目聲稱能在短時間內給予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回報,這在影視行業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4.拒絕傳銷式推廣模式
如果一個影視投資項目采用類似傳銷的拉人頭、發展下線來獲取更多收益的模式,一定要果斷拒絕。合法的影視投資是基于電影本身的價值和市場前景,而不是依靠不斷招募新投資者來維持。當遇到有人不斷鼓動自己發展新成員投資,并且強調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多回報時,要意識到這可能是非法集資的手段。這種模式不僅會讓自己陷入法律風險,還會讓更多人遭受損失。

《吉林辟謠短劇場》欄目依托吉林省網絡辟謠聯動機制,積極聯動相關單位、網絡媒體、網絡大V定期推出原創辟謠短劇,發揮東北方言魅力,用通俗易懂的劇情為公眾呈現謠言引發的故事,揭露常見謠言套路,引導群眾自覺形成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的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