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建工街道推動新就業群體與基層治理“雙向奔赴”——“最活躍地帶”成為“最堅強陣地”
“平日里是方便咱生活的‘騎士’,關鍵時刻做救人于危難的勇士,騎手小趙真是好樣的!”8月14日,延吉市建工街道轄區內的延吉急時雨(美團配送)的“90 后”外賣騎手趙立勇,在送完餐食后發現一棟居民樓一層住宅起火。危急關頭,他冒險進入火場,第一時間控制住火勢,有效遏制了火勢進一步擴大,避免了災難性后果的發生,贏得居民群眾的稱贊。
趙立勇的義舉,正是建工街道以黨建引領激活新就業群體治理活力的生動注腳。近年來,建工街道始終以黨建引領為核心,通過完善關愛暖“新”舉措、增加健康護“新”頻次等方式,將新就業群體納入社區治理“朋友圈”,推動其從“社區服務受益者”轉變為“社區治理貢獻者”,推動新就業群體與基層治理“雙向奔赴”。
“這份大禮包不僅實用,更讓我們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不久前,外賣騎手劉雪峰捧著來自“三新”黨組織的關愛禮包,一股暖流涌上心田。建工街道已連續4年攜手轄區“三新”組織開展“7?17騎士節”活動,表彰“優秀騎手”并發放防暑、防雨用品等禮包;冬季來臨,為美團騎手送上護膝、手套等御寒物資;著力打造“暖蜂”服務一條街,建成20余個標準化驛站,構建起“5分鐘暖蜂服務圈”,累計服務近7萬人次,成為戶外勞動者“冷可取暖、熱可納涼”的溫馨落腳點。同時,建工街道依托春節、老年節、中秋節、開學季等節日節點,開展關愛“一老一小”活動,為他們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資;還邀請外賣騎手及家人游覽中國朝鮮族民俗園、搶先體驗布爾哈通河游船等,持續做實對新就業群體的權益保障與關愛服務。
“送外賣拼的是爭分奪秒,這么多年來沒顧上體檢,沒想到街道為我們安排了免費體檢,真的太感動了!”拿著體檢報告的外賣騎手劉振襄道出了心聲。近年來,建工街道協調延吉靜合中醫院為400余名新就業群體提供免費體檢,同步建立健康檔案,并為100余名患有頸椎、腰椎、膝關節疾病的外賣騎手提供低償跟蹤治療。
此外,建工街道還聯合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延邊醫院)、延吉市澤仁心理康復醫院,為外賣騎手及父母提供免費體檢,涵蓋血壓、血糖、肝功、腎功檢測及常見病、慢性病義診;攜手延吉市急救中心開展“急救知識培訓守護生命安全”主題活動,提升騎手們的自救互救能力,切實增強其生命安全保障與幸福指數;聯合司法、交警等部門開展交通法規宣講、法律咨詢等活動10余場,為外賣騎手解讀交通法規、強化安全意識,督促其不闖紅燈、不占道騎行、不橫穿馬路,有效減少交通事故發生,推動騎手從“被動遵守交規”轉向“主動守護安全”……全維度舉措不僅讓騎手群體真切感受到職業被尊重、需求被關注,更在“被服務”的溫暖中,逐步建立職業歸屬感、榮譽感與成就感,進而激活了他們參與社區治理的內生動力。
為凝聚基層治理“新”力量,建工街道推出積分獎勵機制,鼓勵黨員騎手和優秀騎手擔任“流動網格員”“基層治理監督員”。依托“智慧平臺”,騎手們通過“隨手拍”“平臺報”的方式,累計解決各類隱患600余件,形成“發現—反饋—處置”的高效治理閉環。在“綠美延吉”行動中,外賣騎手踴躍參與道路節點、小區周邊、街角等閑置地塊的增綠擴綠工作,為市民打造家門口的綠色生態空間,用實際行動提升群眾“微幸福”;“五一”假期、國慶黃金周等節假日期間,建工街道組織外賣騎手參與“紅石榴”志愿服務活動300余人次,助力民俗旅游發展,傳遞城市文明與溫度。
從健康守護到技能賦能,再到權益保障,隨著一項項暖“新”舉措落地見效,新就業群體作為社會面最活躍的群體之一,正日益成為社區治理的“好幫手”、社會文明的“流動名片”、城市安全的“平安哨兵”,更成為助力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的“最堅強陣地”。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昕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