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調解+司法確認”高效化解1250萬元貨款糾紛 敦化市綜治中心為60余家商戶維權護航
“沒想到不用打官司,拖欠大半年的貨款終于有了著落,還能拿到具備強制執行力的法律文書,心里踏實多了!”近日,在敦化市綜治中心調解室內,商鋪經營者李先生手持司法確認裁定書,難掩激動之情。至此,這起涉及全市60余家商鋪、標的額達1250萬元的拖欠貨款買賣合同糾紛,通過“人民調解+司法確認”模式得以化解。該糾紛的成功處置,不僅切實維護了眾多中小商戶的合法權益,更為優化市域營商環境增添了堅實的法治底色。
今年6月至8月,敦化市綜治中心陸續收到多起針對某連鎖超市的拖欠貨款投訴。經查,該連鎖超市因經營調整,長期未能向合作商戶支付貨款,涉及零食、水果、肉類、日用品等多個品類的經營商戶。隨著時間推移,涉事商戶數量持續增加,單戶欠款金額從數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受此影響,部分商戶面臨嚴重的資金周轉壓力,正常經營受阻。在與超市多次協商無果后,商戶們情緒愈發激動,甚至出現聚集維權的苗頭,若處置不當,極易演變為群體性事件,影響社會穩定。
面對這一涉及主體多、標的額大、關乎中小商戶生存發展的棘手問題,敦化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明確要求:“必須快速響應、精準施策,全力保障商戶合法權益。”依據最高人民法院與司法部聯合印發的《關于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基礎性作用推進訴源治理的意見》精神,敦化市綜治中心迅速啟動重大糾紛協同處置機制,組建了由司法局訴前調解團隊、法院先行調解團隊及專業律師共同參與的專項調解工作組,并開辟“人民調解+司法確認”快速通道,力求將矛盾化解在訴前,避免雙方對簿公堂加劇對立情緒。
調解過程并非一帆風順。起初,超市方以資金鏈緊張為由,提出延期支付方案;而商戶們因急需資金維持經營,強烈要求盡快回款,雙方在付款時限、金額拆分等核心問題上分歧嚴重,調解一度陷入僵局。
為打破困局,調解工作組創新采取“分層溝通+集中協商”的工作方式。一方面,調解員逐戶走訪涉事商戶,詳細記錄每家商戶的欠款數額、經營現狀及核心訴求,并協助商戶組建代表委員會,整合分散意見,大幅提升溝通效率;另一方面,工作組多次與超市負責人及財務團隊對接,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關于買賣合同價款支付的相關規定,深入闡釋逾期付款需承擔的法律責任,認真傾聽超市面臨的實際經營困難,客觀評估其資金回籠周期。在此基礎上,法律顧問團隊精準測算超市的還款能力,最終推動商戶代表與超市達成共識,簽訂了在規定期限內償還全部貨款的調解協議,既兼顧了超市的經營實際,又保障了商戶的回款權益,實現“雙贏”。
“調解協議簽了,對方再違約怎么辦?”部分商戶的擔憂,道出了人民調解實踐中“易反悔、執行難”的痛點。為徹底消除商戶顧慮,在司法局出具調解協議后,法院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啟動司法確認程序,對協議內容的合法性、雙方意思表示的自愿性進行嚴格審查。
通過簡化申請材料、優化審核流程等便民舉措,法院僅用1個工作日便完成全部審查工作,依法出具司法確認裁定書,明確該調解協議具備強制執行效力。“有了法院的裁定書,就像給還款承諾加了道‘保險’,再也不怕對方失信違約了!”商戶代表王女士的話,道出了所有涉案商戶的心聲。
此次糾紛的成功化解,是敦化市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訴源治理的生動實踐。與傳統訴訟途徑相比,“人民調解+司法確認”模式不僅為當事人節省了至少6個月的訴訟周期,還減少了超過10萬元的訴訟費用;同時,零收費的調解服務大幅降低了60余家商戶的維權成本,真正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率、保履行”的糾紛化解目標。
“‘人民調解+司法確認’模式的獨特優勢,在此次實踐中得到充分體現。”敦化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模式既發揮了人民調解扎根基層、靈活高效的優勢,又通過司法確認賦予協議強制執行力,構建起“非訴訟解決優先、訴訟保障兜底”的矛盾糾紛化解閉環。下一步,敦化市將持續優化“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功能,完善跨部門協同調解機制,加強專業化調解隊伍建設,力爭將更多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弭于訴前,以高水平多元解紛能力,為市域經濟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靜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