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 點亮科學夢——中國科學院院士、天體物理學家武向平“邊疆行”科普活動側記
金秋的延邊,收獲的不只是稻谷,還有夢想。
10月1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天體物理學家武向平走進延邊,作為2025年“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進校園——弘揚科學家精神“邊疆行”專場活動的主講人,他以一系列精彩的科普講座,伸出寬厚堅實的學術“大手”,牽起了無數邊疆學子渴望探索科學的“小手”。一場關于未來與希望的“播種”,在國門旁、在校園里,悄然完成。

上午9時,圖們市第三中學校的報告廳內座無虛席,連過道都站滿了求知若渴的師生。武向平院士以《認識我們的宇宙》為題,用一個個科學故事,為同學們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宇宙之旅。從138億年前的“第一縷光”,到黑洞的“引力漩渦”……深奧的天文學知識被轉化為孩子們聽得懂、感興趣的科學密碼。

“武院士,請問宇宙會一直膨脹下去嗎?它的未來會是什么樣子?”八年級學生樸曙永同學舉手提問。武向平院士投以贊許的目光,沒有給出具體答案,而是發出了一個邀約:“這是一個偉大的、尚未完全解開的謎題,而它的最終答案,正等待著在座各位同學在未來親手揭曉。”話音剛落,現場掌聲雷動。這一問一答間,點燃了孩子們對科學世界的好奇與向往。

講座結束后,武向平院士專程前往圖們口岸。他久久佇立在莊嚴的國門前,感慨道:“站在這里,我更深切地體會到了什么是‘科技強國,使命在肩’。”科學的追求與家國的情懷,在此刻交織融合。
下午3時許,科學的火炬傳遞至龍井市龍井實驗小學。面對年齡更小的孩子們,武向平院士變成了一個“科學故事大王”。“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太陽為什么會發光嗎?”“銀河系大家庭有哪些成員?”這些貼近生活、富有想象力的問題如同一把鑰匙,瞬間開啟了孩子們向往科學的大門。

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黑洞是‘貪吃鬼’嗎?黑洞能不能吃黑洞?”“宇宙中真的有外星人嗎?”歡聲笑語中,武向平院士耐心地用親切幽默的語言,回應孩子們的奇思妙想,悉心守護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他鼓勵孩子們保持對科學的熱愛與好奇,并深情寄語:“希望你們在探索科學的道路上,永不停步。”
一雙科學普及的“大手”,牽起了無數雙充滿可能的“小手”。這場跨越山海的相遇,遠不只知識的傳遞,更在邊疆學子的心田里播下了“可能”與“探索”的種子。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昕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