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賦能,共譜科學教育新篇章——二O二五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年會側記
深秋的延邊,層林盡染,尊師重教的熱土迎來一場科學教育的盛會。10月18日,2025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年會在延吉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900余名科技教育工作者匯聚于此,共繪科學教育創新藍圖。
本屆年會以“數智賦能,構建科學教育新質生產力”為主題,設有開幕式暨主旨報告會、13個專題分會場、11個科學教育工作坊以及3個聯學聯建主題實踐活動,旨在通過多元化的深度交流與智慧碰撞,分享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典型案例與實踐路徑,為科技教育工作者搭建能力提升平臺,助力青少年科技教育高質量發展。
年會開幕式暨主旨報告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劉益春等專家緊扣“數字賦能科學教育”的核心議題作主旨報告,為48位通過2025年高級科技輔導員專業水平認證的教師代表頒發了證書。獲評高級科技輔導員稱號的伊通滿族自治縣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中心教師劉大威激動地表示:“能獲評高級科技輔導員,我深感榮幸。這份榮譽既是責任,更是鞭策,我將把在年會中汲取的智慧帶回基層,助力青少年科學素養提升。”
13場專題分會場聚焦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航空航天科學教育等前沿議題展開報告。主講人通過豐富的案例分享和科學知識普及,為一線教師與學者們未來工作提供了許多創新思路。吉林省坐標創新科技公司教學主管高麗娟告訴記者:“年會為我們提供了與全國專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既拓寬了視野,更堅定了基層科技教育者的使命感。”
科學教育工作坊則以沉浸式體驗為特色,涵蓋天文探索、自制儀器助力物理教學、跨學科課程教育顯示等實操內容。一場場教學經驗分享和一個個科技成果展示,令與會人員受益匪淺。“聽取了優秀同行的分享,我不僅掌握了新技術,更深刻體會到‘做中學’對激發學生科學興趣的意義。工作坊分享的內容可直接遷移到課堂,實用性極強!”鹽城市毓龍路實驗學校計算機中心組長、STEM學科組長谷政感嘆地說。
聯學聯建主題實踐活動則深入到延邊博物館、延邊大學、中國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等場所開展,與會人員通過實地調研感受延邊科學教育的濃厚氛圍。大家紛紛表示,延邊將民族特色與科學教育有機融合的實踐為全國提供了寶貴經驗。
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航空航天科學教育專委會副秘書長馬麗麗表示,本屆年會在延邊的成功舉辦,既是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年度盛會,更是推動我國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契機。通過年會,她深切感受到延邊對科學教育的高度重視,這讓她對全國科學教育的發展充滿期待。
年會雖已結束,但科學教育的星火已灑向更廣闊的土地。與會者帶著創新理念與實干決心重返崗位,將以“數智賦能”之筆,繪就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畫卷。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棟輝 王昕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