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辦到心坎上 繪就幸福新圖景——我州落實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系列報道之汪清篇
深秋的延邊,暖陽遍灑大地。比自然風光更暖人心的,是一項項民生實事在百姓心田激蕩起的幸福漣漪。2025年,延邊州始終錨定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扎實推進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將發展溫度切實轉化為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0月27日,記者跟隨全州民生實事集中采訪宣傳報道團走進汪清縣,實地感受惠民舉措如何如春風化雨,浸潤百姓生活。

“你點我檢”:守護舌尖安全 筑牢信任橋梁
當日上午9時30分,汪清樂惠購超市內,市民李女士駐足糧油區挑選商品。她向記者介紹,自己不僅是汪清縣“你點我檢”食品安全活動的參與者,還是抽檢方向的建議者。“咱們老百姓把最關心、最想抽檢的食品品種和經營場所告訴相關部門,還能及時了解常買食品的抽檢結果,心里特別踏實!”李女士的話語中滿是信任,笑容格外真切。

李女士口中的“建議”,正是汪清縣“你點我檢”食品安全專項行動的核心環節。不同于傳統抽檢模式,該行動通過社區公告、線上問卷、現場征集等多種渠道,讓群眾直接參與“點單”——想抽檢哪些食品品種、哪些經營場所,都由百姓說了算。抽檢過程中,工作人員還會邀請群眾代表全程監督,抽檢結果則通過政府官網、超市公示欄、社區微信群等平臺及時公示,實現“點單、抽檢、公示”全流程透明化。
“‘你點我檢’,檢的不只是樣品,更是民心。”州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安全協調處處長宋平表示,以往的抽檢多由部門主導,難免與群眾需求存在偏差。如今把“指揮棒”交到群眾手中,既精準回應了大家的關切,也讓監管工作更接地氣。截至今年10月底,汪清縣已完成141批次食品抽檢,涵蓋糧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20余類民生必需品,合格率達100%。
“光明工程”:點亮教室空間開啟數字未來
汪清縣第一小學的教室內,書聲瑯瑯,陽光與燈光交織,灑在孩子們專注的臉龐上。“以前陰天時,靠窗的孩子覺得光線刺眼,靠里的孩子又覺得光線昏暗。如今改造后的燈光像清晨的自然光,柔和又均勻,黑板上的板書更清晰了。孩子們上課眼睛不容易疲勞,我們老師看著也安心。”教師們對此感觸頗深。

今年以來,汪清縣第一小學啟動了“光明工程”,對全校52間教室進行照明改造,共更換護眼燈468盞。改造后的教室照明指標全部達到《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孩子們的視力健康有了更堅實的保障。“這不是簡單的設備更新,而是對‘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踐行。”副校長王彩云對記者說。
如果說護眼燈守護的是孩子的“現在”,那么“云教室”點亮的則是他們的“未來”。今年初,汪清縣第一小學引入阿里云智慧教育平臺,建成兩間計算機云教室,配備了60臺平板電腦及專業教學軟件。在這里,學生們不僅能學習基礎的計算機知識,還能通過AI工具進行創意繪畫、編程設計,甚至能與杭州、上海等地的名校學生開展“云端研學”。

王彩云表示,汪清作為邊疆縣城,教育資源與大城市存在差距,“云教室”打破了地域限制,“我們希望通過這朵‘云’,為孩子們打開通往更廣闊世界的大門。”
“幸福頤年”:打造養老家園探索旅居新模式
沿著汪清縣南部的盤山公路前行,一座白墻灰瓦的建筑——汪清縣新型養老服務中心掩映在青山綠水間。養老服務中心院內,健身步道、休閑涼亭、花園綠地等錯落有致,老人們或在散步聊天,或在活動室里下棋讀書,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在這里,人性化設計隨處可見:地面采用防滑材質鋪設,墻面陰陽角處理成圓角,最大限度保障老年人行動安全;居住空間兼顧私密性與舒適度,確保充足光照與良好通風;每個房間配備智能呼叫系統,可及時響應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公共區域內,活動室、舞蹈室、閱覽室、棋牌室等功能空間一應俱全,既滿足了老年人多樣化休閑娛樂需求,也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生活。記者了解到,該中心目前設置床位150張,提供生活照料、醫療護理、文化娛樂等全方位服務,收費標準比同等規模的民辦養老院低20%,讓老人既住得好,也住得起。
據了解,該中心創新采取“公建民營”運營模式。今年初,汪清縣政府通過公開招標,引入延邊澤仁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中心的運營管理。政府負責提供場地和基礎設施,企業則投入2000萬元進行內部裝修、設備采購,并組建專業的護理團隊,形成“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專業服務”的養老服務新格局。中心還依托汪清的生態優勢,探索“旅居養老”新模式。“這里空氣好、環境清幽,是發展旅居養老的理想之地。”延邊澤仁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強表示,公司已與國內多家知名旅居養老機構簽訂合作協議,計劃搭建跨省季節性養老服務平臺。預計每年可吸引30至50名外地老人前來旅居養老,讓更多人領略汪清的生態魅力,享受優質養老服務。
“微笑守護”:小小封閉術濃濃關愛情
“小朋友別害怕,我們給牙齒穿件‘雨衣’,蟲子就咬不到啦!”在汪清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口腔科,主任于國華正溫柔地安撫一位幼童。只見她手持專用工具,將無色透明的封閉材料涂布在幼童的“六齡齒”上,短短幾分鐘,就完成了牙齒窩溝封閉。

牙齒窩溝封閉是預防兒童齲齒的有效手段,針對6—9周歲的適齡兒童,通過在牙齒表面形成保護性屏障,阻止致齲菌侵蝕牙體。今年,汪清縣將該項目納入重點民生實事,為全縣適齡兒童免費提供窩溝封閉服務。為了讓更多孩子受益,工作人員還主動走進校園,開展口腔健康科普講座,并發放項目通知單和家長同意書,確保家長知曉政策、積極參與。
“以前很多家長不知道窩溝封閉的重要性,孩子有蛀牙了才來醫院,既遭罪又花錢。”據于國華介紹,截至今年10月底,中心已為161名兒童的502顆牙齒完成窩溝封閉,篩查出的齲齒患兒也得到了及時治療。“上周有個家長來復查,說孩子以前總喊牙疼,治療后再也沒疼過,還養成了主動刷牙的好習慣,這就是我們工作的意義。”
“政策暖新”:擴大保障范圍服務新就業群體
在汪清縣政務服務中心醫保窗口,縣醫療保障局待遇結算科科長劉海燕正耐心向咨詢群眾解讀新政:“從2025年10月起,像您這樣的靈活就業人員也能參加生育保險了,產檢費用、生育住院費用都能按政策報銷,連續繳費滿1年還能申領生育津貼。”

以往,生育保險主要覆蓋企業職工,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無法享受這項保障。此次政策擴面,將這部分群體納入保障范圍,讓他們也能享受到“暖新”關懷。為了讓新政家喻戶曉,汪清縣醫保局通過政務服務大廳、社區公告欄、短視頻平臺等渠道廣泛宣傳,并開設“綠色通道”,為靈活就業人員辦理生育保險參保手續提供便利。“我們就是要讓每一個符合條件的人都能享受到政策紅利,不讓任何一個群體在民生保障中掉隊。”劉海燕說。
從“一餐飯”的安全守護到“一節課”的光線優化,從“一顆牙”的健康防護到“一輩子”的生活保障,這些看似細微的改變,匯聚成暖流,浸潤千家萬戶。汪清縣正以民生為筆、以實干為墨,在邊疆大地上細細描繪一幅幅幸福圖景,生動詮釋“民生為大”的深刻內涵。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茂/文 沈燕/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