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菇共育”鋪就生態富民新路徑
近年來,和龍市自然資源和林業局錨定國有林場改革方向,深挖生態稟賦,以榛蘑特種經營項目為“金鑰匙”,牽頭整合青山、長興、高嶺等3家林業有限公司組建產業聯合體。三方攜手在廣袤林海中探索實踐,成功開辟“不砍樹也致富”的特色發展新路徑。目前,該項目已覆蓋3家林業有限公司,種植總面積達4.2公頃,成為全省林業產業轉型可復制、可推廣的鮮活范本。

資源稟賦:林海深處的天然孕育場
作為重點國有林區,和龍市坐擁吉林和龍古城里湖省級濕地公園、圖們江源國家森林公園等生態寶庫,森林覆蓋率持續增長,林下溫濕交替、腐殖質富集的微環境,完美契合榛蘑原生生長需求。依托這一優勢,市自然資源和林業局積極響應“增綠就是增優勢,護林就是護財富”的發展號召,以“不與良田爭地,不和草木為敵”的生態理念為指引,啟動榛蘑特種經營項目,推動林業經濟從“伐木取材”向“生態取寶”轉型。
科學培育:仿野生技術的品質密碼
項目籌備階段,組建專業團隊深耕市場調研與技術攻關,遠赴優質菌種基地考察學習,成功引進適配本地生態的優良菌種與先進栽培技術。種植過程中,全程采用仿野生培育模式:在天然林下鋪設菌袋并覆土掩埋,精準復刻榛蘑自然生長環境;嚴格杜絕農藥、化肥使用,確保產品純天然、無污染的核心品質。通過建立常態化技術咨詢機制,實時破解種植難題,為榛蘑健康生長提供全周期保障,最終促成首批產品豐收上市。
雙效共贏:生態與經濟的協同發展
榛蘑產業的成功實踐,真正實現了“一林雙收”的疊加效益。其采用的仿野生種植模式,以“林菇共育”為核心,一方面讓林地資源得到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將林間枯枝落葉轉化為天然養分。這一模式不僅大幅降低了林地管護成本,更有效增強了森林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與循環活力,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未來,和龍市將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逐步構建“菌種培育—標準化種植—采收加工”的完整產業鏈。同時,持續深化與技術機構的合作,提升產品附加值,并借力區域林下經濟產業政策扶持,向“規?;?、品牌化、高端化”發展目標邁進,為林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柳潤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