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網筑根基 電暖邊疆城——吉林延邊琿春開發區(柳亭)220千伏輸變電工程繪就發展新圖景
初冬的琿春,中朝俄三國風情交融,漸濃的寒意擋不住發展的熱力。11月18日,隨著現場運維人員向電網監控中心作出“投運操作全部結束”的匯報,吉林延邊琿春開發區(柳亭)22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竣工送電。這座矗立在邊疆大地上的變電站,恰似一座強勁的能量樞紐,為“一帶一路”向北開放戰略支點的琿春注入澎湃電力,讓光明照亮海洋經濟與文旅產業的進階之路,守護千家萬戶的溫暖燈火。
黨建領航破瓶頸 審批提速創紀錄
作為吉林省“四橫四縱、東西互濟”電網結構的關鍵節點和延邊電網“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吉林延邊琿春開發區(柳亭)220千伏輸變電工程總投資3.34億元,于2024年9月開工,歷經14個月奮戰建成。工程新建180兆伏安主變壓器2臺,架空線路總長79.206千米,通信光纜總長87.874千米,投運后地方負荷容量將提升2.5倍,可滿足琿春未來十年發展用能需求。
工程建設伊始,國網延邊供電公司秉持“寧可讓電等發展,不讓發展等電”理念,組建黨員攻堅團隊直面挑戰。針對線路跨越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核心區域的難題,團隊主動對接琿春市政府、行政審批局、國家公園管理局等單位,精準掌握審批要求,推動工程在一個半月內通過政府有關部門的用地預審與核準批復。
科技賦能提質效 生態施工雙達標
工程建設中,科技創新與生態保護雙線并行。國網延邊供電公司采用“六精四化”建設理念,健全基建安全責任制,編制全員安全履責清單,明確現場“明白人”管控職責,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工程質量零缺陷、環保水保零事件的建設目標。
技術創新亮點紛呈,創新運用BIM技術化解34處結構碰撞難題,實現主控樓全螺栓連接;全省首家采用戟式避雷針專利技術,徹底解決“微風震動”及“異響”問題,安裝速度提升20%;運用虛端子設計方法建立智能設備圖形化模型,大幅提高設計效率與準確率。在生態保護方面,公司聯合科研院所成立環保創新工作室,應用光導照明技術實現節能降耗,采用退役水泥桿破碎篩分替代山皮石筑路,每千米減少砂石開采560立方米。
電力賦能興產業 精準服務惠民生
工程投運后,為琿春海洋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作為國家級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琿春依托四個國家級口岸成為東北亞海鮮集散重鎮。國網延邊供電公司創新推出“供電+能效”數智服務,自主開發的綠能智慧管理系統實時監測企業用電情況,為18家企業提供能效診斷,累計降低用電成本543.48萬元。
在文旅產業領域,公司組建黨員服務隊打造15分鐘電力服務圈,采用“人工+無人機”巡檢模式,累計開展景區上門服務190次,解決用電問題22個。隊員自學朝鮮語、俄語,在景區設立“電力便民補給站”,為中外游客提供充電、咨詢等服務,讓電力溫暖滲透每一個旅游場景。
從電網薄弱到強網支撐,從用電短缺到電力充沛,吉林延邊琿春開發區(柳亭)220千伏輸變電工程的投運不僅補強了琿春電網結構,更打通了電力服務民生、賦能產業的“最后一公里”。在“四橫四縱”電網的強力支撐下,琿春這座邊疆口岸城市正以電力作筆、熱土為卷,書寫著海洋經濟繁榮、文旅產業興旺、民生福祉提升的嶄新篇章。
(張晟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