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法潤京華|法治護航數字未來:北京探索“數智治理”新路徑

??這是2025年“全國網絡普法行·北京站”暨收官總結活動中,由海淀區委網信辦、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聯合主辦的網絡普法游園會。新華網 盧俊宇/攝
??新華網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 盧俊宇)2025年“全國網絡普法行·北京站”暨收官總結活動19日在京啟動。活動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以“e法善治 網聚同心”為主題,創新普法內容供給和宣傳,推動網絡法治精神浸潤人心。
??作為首都,北京一直堅持以高水平法治引領高質量發展,在網絡空間治理、數據跨境流動、企業合規服務與全民普法等領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義的“北京實踐”,為數字時代的法治建設提供了生動樣本與前沿探索。
??“數智賦能”:為企業發展注入“穩定劑”

??在AI原點社區,東升大廈是AI企業匯聚的產業磁極。這是大廈內有國家級硬科技項目孵化和人才培養實踐平臺——國家(中關村)火炬科創學院。新華網 盧俊宇/攝
??AI原點社區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人工智能創新街區五道口的核心區域。該區域有超過200家人工智能企業,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度達59%,已初步形成具有全國引領性的人工智能創新生態。
??這里正通過“數智賦能”這一全新紐帶,讓法治服務無縫融入從代碼編寫到產品落地的每一個產業環節,讓創新創業者們可以更安心地奔赴“星辰大海”。
??據社區負責人介紹,作為全國首批大模型生態服務站的誕生地,社區已構建起全流程法治保障體系,覆蓋企業成立階段的合規培訓、研發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保護,以及產品落地時的數據安全規范,實現創新與規范同步推進。
??為使普法服務精準對接產業鏈需求,社區還聯合專業律師團隊開設系列法治講座,聚焦人工智能標識管理、數據安全法等行業熱點議題,為企業提供定制化法律課程。
??“對我們小公司來說,最怕的不是技術難題,而是不小心踩了法律的‘坑’。”一位社區內的創業者感慨,“現在社區提供的數字法治服務,就像給我們的創新之路配上了電子地圖,能提前預警風險,規劃出最安全的路徑。”
??AI數智調解員:讓法治觀念在人機對話中扎根??

??圖為AI公共法律服務室。新華網 盧俊宇/攝
??北京市依托雄厚的人工智能產業基礎和豐富的法治資源,創新打造“京彩網絡新風尚”“e法潤京華”等品牌,推出“京小e網絡普法智能體”,讓法治觀念在一次次人機對話中,無聲浸潤到人們數字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在北京市海淀區東升鎮,記者看到了該鎮法治宣傳的“智慧擔當”和“人氣明星”——“AI數智調解員”。它采用“虛擬數字人”形態,采用面對面對話的形式和居民直接溝通,讓群眾由法律服務的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參與者,大大增強了大模型技術的互動性和實用性,吸引了大量居民駐足觀看和咨詢。
??據東升鎮司法所所長孫憶茹介紹,“AI數智調解員”結合“數智社工”在全鎮300個微信群里積極參與各類矛盾糾紛的調解。對于鄰里糾紛、家庭矛盾、勞動爭議等常見問題,AI系統能夠快速分析案情,提供相關法律法規和類似案例的調解建議。社區相關工作人員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與當事人進行溝通協調,促使雙方達成和解。
??“今年以來,AI普法調解員共參與調解矛盾糾紛27起,調解成功率達93%。”孫憶茹說。
??數據出境負面清單:為數據處理劃定清晰紅線
??隨著出臺全國首個數據跨境流動綜合性改革文件,發布全國首個場景化、字段級數據出境負面清單,北京在數據跨境流動領域正深入探索適應新技術新業態發展變化的法規制度和治理模式。
??針對企業普遍期望的數據跨境流動政策更清晰、合規成本更低、審批周期更短、可出境數據類別更明確等集中訴求,北京市圍繞企業急需的汽車、醫藥、民航、零售、人工智能等5個領域,從重要數據和個人信息兩個維度詳細列明了23個業務場景和198個具體字段的管理要求,并對重要數據識別標準進行精準描述,提出13類41子類數據分類分級參考規則,助力企業提升識別能力。
??據了解,目前北京市正在加快自主編制第二批負面清單,在首批5個領域基礎上,著眼生物醫藥、高級別自動駕駛、雙機場國際物流樞紐、國際金融服務等重點產業發展方向,編制新一批5個領域負面清單。
??截至目前,北京通過安全評估、標準合同備案的企業數量和類型多樣性均位居全國前列。
??專業化審判:為數字未來錨定規則坐標
??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離不開規則這一基石。北京互聯網法院通過專業化審判,解決新型網絡糾紛,規范網絡行為,為數字未來的行穩致遠保駕護航。

??北京互聯網法院網上庭審場景。新華網 盧俊宇/攝
??堅持“網上案件網上審理”,創建電子訴訟平臺、天平鏈、智慧訴訟服務中心等創新應用,實現當事人“一次都不用跑法院”就能完成全部訴訟環節,在線立案率達到100%,累計收案超 25萬件,法官人均結案860件,連續6年位居北京市法院之首。
??秉持“以裁判樹規則、以規則促治理、以治理助發展”的司法理念,審理了“暗刷流量”案、“AI 文生圖”案、“AI 聲音權”案、“APP 強制收集用戶畫像信息”案等多起全國首例案件。

??北京互聯網法院“首互未來”未成年人網絡司法保護展示專區。新華網 盧俊宇/攝
??2021年5月,北京互聯網法院掛牌全國首個互聯網少年法庭,并推出“首互未來”未成年人網絡司法保護品牌。通過審理“女童綁樹視頻案”“軟色情漫畫充值案”等案例,轉化為模擬法庭、典型案例,創作“首互未來”微課堂、微劇場、微漫畫系列普法作品,利用生動的講解,寓普法于樂,以“小案件”推動未成年人權益的“大保護”,從而為數字時代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提出‘更加注重法治與改革、發展、穩定相協同’。對我們而言,就是通過專業化審判,為快速發展的數字世界立規矩、保秩序,這就是最直接的‘護航’。”北京互聯網法院副院長孫銘溪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