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交,開進群眾心坎里(邁向“十五五”的民生圖景)
逐步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
——摘自“十五五”規劃建議
小雪初霽,縣城大集熙熙攘攘,叫賣聲此起彼伏。
翠綠的春尖茶、新鮮的外地菜、可口的點心酥……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每逢農歷三、六、九,大伙兒就會來縣城趕大集。
胡林家鄉高關村的馬錄退又進城買東西了,他左手一包茶葉點心,右手一包蔬菜,站在公交站前跟同行的鄰居嘮起嗑:“現在有公交車,啥時候來買都行,買啥都能帶回去!”
馬錄退口中的公交,指的是縣里昊如公交服務有限公司開行的6路公交車。這趟車穿城而過,東起縣城東邊的高關村,西至縣城西邊的公交公司。
說起這趟公交車,馬錄退期盼已久。2023年,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震后恢復重建,高關村村路修得平坦寬闊,村民也修繕好了危房,生活重回正軌。“但是到縣城不太方便。”馬錄退回憶,他和鄉親們大多需要拼車或坐私家車來縣城,“時間沒個準兒,等車地點也不定。”
“群眾需求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包括交通基礎設施在內,我們持續放大災后恢復重建綜合效應,有針對性地補齊民生短板。”臨夏州委常委、積石山縣委書記李勇表示。
2024年9月,在征求群眾意見后,6路公交車正式開行,沿途設置近30個站點,途經匯聚了多個政府辦事部門的統辦大樓、中小學、商業區、縣醫院等重點區域,還把幾個受災群眾安置點連接起來。今年11月上旬,根據群眾反饋和路段建設情況,公交公司對線路又進行了優化。“我們配備了7輛車,9名專職駕駛員,努力服務好沿線群眾。”昊如公交服務有限公司代理負責人馬春霞說。
現在,從早上6點半到下午6點半,6路車平均間隔11分鐘,往返縣城只需一小時,方便得很。
車輛的舒適度也讓人滿意。“都是嶄新的新能源汽車,開起來穩當舒適。”駕駛員仙臨生說。“乘坐這么舒適的車,票價只要1元,學生、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還有優惠價,與此前往返要花10元相比,實惠!”馬錄退說。
更讓群眾滿意的,是運行有保障。“之前下雪總擔心有沒有車來縣城。”馬錄退坦言。去年冬天是重建后的第一個冬天,積石山海拔高,冬季降雪影響大,群眾出行易受制約。為了保障公交車平穩運行,積石山縣制定應急預案,在大雪天氣后,相關部門及時開展除雪工作。“掃雪車、撒鹽機、融雪劑……齊上陣,車來得準時、順暢,開進咱的心坎里!”馬錄退說,等車的村民一看車來了,非常開心。在高關村,有300多名中學生每個周末都要從縣城學校回家,還有近300名超過60歲的老年群眾,經常要到縣城看病抓藥、理療康復、走親訪友等。平穩運行的公交車給大家吃下“定心丸”。
臨夏人愛喝春尖茶,烤好桂圓、紅棗,備好白芝麻、紅枸杞,熱水一沖,就是西北有名的八寶茶。趁著正午陽光,馬錄退和鄰居們圍坐在院墻邊,喝茶談天:“香得很!有了6路車,咱們進城像串門,過兩天,我再去買些!”
“‘十五五’時期,我們將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讓群眾生活越來越好、鄉村越來越美、各民族越來越團結。”臨夏州委書記李海默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