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期間延邊掀起“休閑農業熱” 全州共接待游客193.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5億元
國慶中秋假期,在全國出游熱潮與延邊農文旅品牌的雙重帶動下,我州休閑農業領域交出亮眼成績單。全州共接待游客193.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5億元,同比增長12.2%,整體呈現“熱度高、業態豐、效益優”的繁榮發展態勢,特色亮點凸顯。
為激活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活力,州農業農村局精準施策,以精品線路打造為核心抓手,依托延邊區位、民俗、生態等獨特優勢,圍繞研學旅游、紅色教育、銀發經濟三大重點領域,整合G331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沿線資源,精心推出“秋季農事研學鄉宿行”“田園鄉村游”等特色線路。這些線路主題鮮明、辨識度高,將自然景觀與人文體驗深度融合,為游客提供多元化選擇,有效激發農文旅業態新動能。
特色活動引流是假期旅游升溫的關鍵助力。10月6日,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2025傳奇中國節?中秋》欄目以“秋韻滿延邊?豐收伴團圓”為主題,聚焦海蘭江畔中秋民俗,向全國觀眾展示了我州農文旅融合的獨特魅力。與此同時,各縣(市)同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和龍市“多彩延邊?非遺雅韻”中秋節(秋夕)系列活動傳遞非遺魅力、龍井市蘋果梨采摘活動讓游客體驗農事樂趣、琿春市“唐風海韻?多彩琿春”文旅系列活動盡顯邊境風情、汪清縣“森呼吸?參養元?時養秋韻”系列活動融合生態與養生,游客在參與活動、品嘗美食的過程中沉浸式感受延邊傳統文化魅力。
農文旅深度融合推動消費升級,實現旅游流量向消費增量的有效轉化。州農業農村局以“農產品+”模式為紐帶推動延邊農特產品進景區、進景點,同時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完善全流程可追溯體系,讓游客“吃得好、信得過、記得住、找得著”。延吉市西市場、水上市場成為熱門打卡地,明太魚、泡菜、米酒、人參等商品琳瑯滿目,日均銷售額約420萬元;安圖縣頭山村將采參體驗與人參茶包DIY、人參手工香皂DIY結合,拓寬農特產品銷售渠道;和龍市緊抓新米上市契機,在各類活動中設置展銷區,以延邊大米為核心,同步展銷木耳、蘑菇、人參等農特產品及江米雞、紅豆粥等非遺美食,其中光東村大米憑借訂單模式熱銷,其他商品日均銷售額超2萬元。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牛澤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