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繪山河 文脈潤邊疆 吉林省作家協會、延邊作家協會聯合組織作家沿G334延邊段采風創作
11月4日至6日,吉林省作家“沿著G334寫吉林”(延邊站)采風創作系列活動在龍井市啟動。來自全省各地的35位作家齊聚邊疆,以文學筆觸探尋吉林文脈、書寫振興故事。
本次活動由吉林省作家協會、延邊作家協會聯合主辦,緊扣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根本方向,循著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延邊的足跡再出發,引導廣大作家扎根邊疆實踐,挖掘地域文化富礦,為繁榮邊疆文化事業、助力文旅融合發展貢獻文學力量。
吉林省作協黨組書記王亮出席活動并講話。她指出,新時代呼喚優秀文學作品,吉林振興需要深情文學表達。G334國道既是縱貫吉林的交通干線,更是承載歷史記憶、串聯文化瑰寶的精神脈絡,全省各級作協要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組織作家深入書寫國道沿線的黃金文化、林海風情,以文學賦能,讓文化軟實力成為振興發展的硬支撐。
G334國道東起延邊州龍井市,終至內蒙古自治區東烏珠穆沁旗,全長2318公里,其中吉林省境內段達895公里。作為貫穿吉林省腹地的交通動脈,它串聯起豐富的自然生態、厚重的歷史遺存與鮮活的人文景觀,成為牽動吉林省文旅發展新格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紐帶。
活動期間,中國作協會員、吉林省作協副主席、散文家趙培光以“散文的調性與N種可能”為題開展文學講座,為作家們拓寬創作視野、提升創作水平提供指導。作家們圍繞“沿著G334寫吉林”主題開展座談交流,分享創作思路與采風計劃。隨后,采風團深入G334延邊段沿線的龍井市、和龍市,走進北興村、三合村、光東村、上天村等地,實地探訪紅色文化遺址、生態保護現場、歷史古跡遺存,詳細了解鄉村全面振興實踐與文旅產業發展成效,為創作積累鮮活素材。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