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眾“操心事”辦成民生“暖心事”——我州落實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系列報道之圖們篇
今年以來,圖們市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聚焦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將一件件群眾“操心事”辦成民生“暖心事”,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織密交通經緯網
鋪就民生幸福路
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也是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撐。10月23日,圖們市涼水鎮大集熱鬧非凡,各類商品琳瑯滿目,特色小吃攤位前熱氣騰騰,鄉村產業的活力撲面而來。這熱鬧景象的背后,離不開農村公路建設的有力支撐。
農村公路既是鄉村振興的“黃金動脈”,也是民生改善的“神經末梢”。今年,圖們市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興邊富民的關鍵舉措,大力實施提升改造工程,對路面破損嚴重、坑洼不平、路基下陷的路段進行重新施工,進一步完善城鄉交通路網,提升區域通行條件。

圖們市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農村公路科負責人郭超介紹,涼水鎮區因距離涼水高速出口較近,重型車輛過往頻繁,導致路面磨損、龜裂嚴重,給轄區居民的出行帶來了不便。為解決這一問題,今年5月,圖們市啟動了涼西線項目提升改造工程。該工程起始于涼水高速出口,經涼水鎮西側延伸至涼水村,全長5.1公里,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并同步實施路基路面工程、涵洞工程、安防工程及綠化工程等。
目前,涼水鎮區全段瀝青路面以及樁號K2+460-K3+943區間1483米的瀝青路面已全部完工,核心通行路段的建設任務基本完成。由于加寬路段施工與路底鄉鎮主供水管線存在沖突,相關部門正在協調開展管線遷移工作。待遷移完成后,將立即啟動涵洞等剩余工程建設。項目建成后,將顯著改善沿線村屯的生產出行條件,為居民日常出行、農產品運輸、鄉村旅游開發等提供更加安全穩定的交通保障,有力推動興邊富民與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
投資1.86億元的圖們口岸進出境通道提升改造工程也在加速推進,工程包括改造口岸大街道路3.34公里和八葉橋橋梁0.39公里,著力構建多層次、全覆蓋的現代化交通網絡體系。截至目前,口岸大街已實現全段通車,八葉橋改造工程已完成85%。
八葉橋始建于1941年,1996年進行了加固拓寬,是連接圖們至延吉、琿春、汪清等地的必經之路,也是圖們口岸進出境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其改造工程備受關注。在八葉橋改造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延邊鼎昊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劉憲濤介紹,施工團隊對整座橋梁進行了全面升級,拆除了1996年建設的加寬橋梁,將1941年建設的橋梁作為文物保留,并在其兩側分別新建了17米寬的新橋。目前,橋面的混凝土作業已接近尾聲,預計2026年將完成橋梁兩側的鋼結構、景觀裝飾亮化和瀝青混凝土等剩余工程。屆時,八葉橋將為跨境貿易、人員往來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交通環境。
共享優質均衡教育
關愛學生全面發展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也是城市發展的基石。今年,圖們市全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努力提升公共教育服務能力,縮小區域、城鄉、校際、群體間的教育差距,讓人民群眾在教育方面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在圖們市第二高級中學新校區,一座嶄新的教學樓拔地而起。目前,窗框安裝及墻體砌筑抹灰等關鍵工序已完成,工人們正在進行地暖管鋪設等采暖相關工作。圖們市教育局綜合保障中心主任崔永浩介紹,新建的教學樓涵蓋了普通教室、專用教室、公共教學教室及辦公室等功能區域,可容納800余名學生在校學習。明年建成投入使用后,孩子們將擁有新的室內體育館、食堂和圖書閱覽室等,教學環境將得到極大改善。

圖們市第二高級中學原址始建于1950年,位于月宮街道居民小區內,教學環境設施老舊,學生上下學出入不便。為優化教育資源布局,2024年,圖們市投資1842萬元啟動了該校的異地新建規劃。新校址位于二七街翡翠濱江東側、希望家園北側,總占地面積20687平方米,教學樓建筑面積7163.5平方米。該項目于今年4月開工建設,目前整體工程已完成85%。崔永浩表示,項目建成后,將徹底改變圖們市第二高級中學的教學環境與硬件條件,通過科學布局教學空間,優化教學管理流程,進一步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為助力新時代青少年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今年暑期,圖們市總工會組織開展了“陽光少年夏令營”活動。活動選拔邀請了37名10歲至15歲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農民工、邊境職工、少數民族職工等職工群體子女,分別參加了全省工會自主性夏令營和北京示范性夏令營。通過走進歷史陳列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普基地等,讓青少年們沉浸式學習歷史文化,探索知識奧秘,感受時代脈搏,了解祖國發展建設的輝煌成就。

“夏令營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了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的機會,讓職工群體切實感受到工會組織的溫暖,增強職工的歸屬感與幸福感。”圖們市總工會權益保障部部長楊春玲說,“陽光少年夏令營”活動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服務形式,將民生關懷傳遞到基層職工家庭,豐富孩子們暑期生活的同時,增進了不同背景群體間的交流,為邊境社會和諧穩定、凝聚職工隊伍向心力注入積極力量。
“紅心物業”暖民心
健康檢查送溫情
物業管理既是關系居民生活質量的“關鍵小事”,也是夯實基層治理的“民生大事”。近年來,圖們市積極推進“紅心物業”建設,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不斷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質和生活滿意度。
走進圖們市金山花園小區,只見院內自行車棚規整有序,綠化景觀環繞著“同心共治長廊”,網格黨群服務站的窗戶上張貼著工作人員的電話號碼,居民需求能夠得到24小時及時響應。76歲的曹禮福在金山花園小區居住了17年,他見證了小區從“棄管”到“善治”的巨大變化。曹禮福說:“以前,小區內垃圾清理不及時,樓道線路老化、燈具損壞,不少居民抱怨連連。自從2021年熙誠物業接管以后,小區實現了‘封閉式’管理,環境衛生也更好了。”

圖們市住建交通局物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姜忠虎介紹,近年來,圖們市聚焦群眾反映的物業服務痛點,從抓服務、抓培訓、抓監管、抓信用考核等四個維度精準發力,構建了“齊抓共管、多元共治”的管理模式,推動物業服務向規范化、專業化、品質化邁進。目前,全市67個住宅小區中,專業化物業服務管理占比達到80.85%,業主委員會(物管會)組建率達到98.5%。通過深化黨建引領模式、建立信用評價機制和多方協作體系,物業管理行業實現了從“松散管理”向“規范提質”的轉型,讓居民生活得更加安心、省心、舒心。
職業健康是勞動者的福祉所在。今年以來,圖們市以保障中小微企業勞動者健康、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危害為核心目標,為接觸重點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提供免費職業健康檢查,切實守護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圖們市人民醫院副院長賀永庭介紹,今年,圖們市針對吉林峰盛礦業有限公司、延邊恒源管業科技有限公司的277名符合條件的勞動者開展了職業健康檢查。所有體檢結果均已統一上傳至國家職業病危害職業健康體檢平臺,實現了數據的規范化管理與留存,為后續的健康跟蹤、異常情況處置及政策優化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通過及時掌握勞動者的職業健康現狀,能夠幫助異常勞動者及時調離有害崗位并接受干預治療,有效保障了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權益。
實事一件接著一件辦,惠民一年更比一年多。圖們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持續補齊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難題、兜牢民生底線,一幅溫暖幸福的民生圖景正在這片熱土上徐徐展開。未來,圖們市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加大民生投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讓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加美好。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鑫君/文 王宇男/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