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 糧安 民富 鄉村美——延邊州“十四五”時期“三農”發展綜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農,天下之大本也。“十四五”時期,延邊州錨定“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總目標,以釘釘子精神破解發展難題,以繡花功夫深耕“三農”沃土,在希望的田野上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厚重答卷。
糧安根基:科技賦能筑牢大國糧倉
“以前種地靠經驗,現在靠科技,種子好、田地肥、機械先進,一公頃地能多收一千來斤!”龍井市東盛涌鎮龍山村農民王立臣望著金黃的稻田滿臉笑容。他家200多公頃水稻全部種上優質品種,從種到收實現全程機械化,每公頃產量有望突破1.5萬斤。這抹豐收的笑容,正是延邊州糧食安全根基不斷夯實的生動注腳。
糧食安全是“三農”工作的首要課題。延邊州始終把糧食安全責任扛在肩上,州“十四五”規劃明確的36億斤糧食總產量目標已提前完成:2024年總產量達38.32億斤,較目標高出2.32億斤;預計2025年底將達38.8億斤,實現糧食產量八連增。
數字背后是全鏈條保障的堅實支撐。2025年全州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582.71萬畝,確保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種植布局科學合理,為穩產高產奠定基礎。高標準農田建設加速推進,“十四五”規劃建設的26.7萬公頃任務即將收官,截至2024年已建成25.7萬公頃,一塊塊“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的良田,讓農業告別“靠天吃飯”。良種與良機更添動力,“吉粳830”等優質水稻品種示范推廣2100畝,預計2025年農機總動力達346萬千瓦,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97%。
綠色發展讓糧倉更可持續。目前全州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穩步向43%的目標邁進,畜禽糞肥綜合利用率達84.29%,2024年秸稈利用率達92.1%,較規劃目標高出2.1個百分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2024年已達99%,預計2025年底將升至99.6%,遠超98%的規劃標準,“延邊農品”成為金字招牌。
產業振興:特色發展激活鄉村動能
“我家種了5畝林下參,還養了20頭牛,今年收入能有20多萬!”安圖縣萬寶鎮農民趙福生的幸福賬本,是延邊州特色產業富民的縮影。立足資源稟賦,延邊州不斷培育縣域富民產業,深化三產融合,讓農民在產業鏈上分享收益。
人參產業持續領跑,截至2025年9月底產值達18億元(含林下參),預計全年產值達23億元,同比增長81%;食藥用菌產業規模突破13億袋,全產業鏈產值超110億元,成為縣域經濟支柱。畜牧業穩步發展,截至2025年9月底,肉牛、生豬存欄量分別達64.9萬頭、63.0萬頭,敖東梅花鹿鹿茸精深加工產值7億元,蜂業遍布全域,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豐收。
三產融合繪就新圖景。2025年前三季度,休閑農業接待游客887.6萬人次,實現收入68.5億元,同比增長14.37%,綠水青山真正轉化為金山銀山。龍頭企業培育成效顯著,2025年預計新增省級龍頭企業12家、州級21家,延邊可喜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躋身國家級行列,引領產業集群發展。
鄉村蝶變:宜居富民彰顯民生溫度
“以前的旱廁又臟又臭,現在改成水沖式廁所,跟城里一樣方便!”琿春市敬信鎮農民王淑蘭的笑容,見證著鄉村人居環境的升級。以廁所革命為突破口,延邊州“十四五”期間累計改造農廁2.4萬戶,普及率達65.9%,2025年再推進5619戶改造,邊境村水沖式廁所實現應改盡改。
廁所革命只是美麗鄉村建設的縮影。五年間,延邊州深入實施“十百千萬”工程,56個行政村獲評“百村示范”村,“雙水工程”扎實推進,鄉村顏值與內涵同步提升。截至目前,延吉市、圖們市、龍井市、和龍市域內行政村已全部建成美麗鄉村,琿春市、敦化市、汪清縣、安圖縣域內行政村達標率超50%。
發展的落腳點是農民增收。“十四五”期間,延邊州農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續高于城鎮:2021年增速9.7%,較城鎮高1.9個百分點;2024年增速6.7%,較城鎮高2.6個百分點;預計2025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210元,城鄉差距不斷縮小,共同富裕底色愈發鮮明。
五年耕耘碩果盈枝,砥礪奮進再啟新程。延邊州以實干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在糧食安全、產業振興、鄉村建設、農民增收等領域交出優異答卷。站在新起點,延邊州將持續錨定鄉村振興總目標,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牛澤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