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河村“雙11”農特產品線上銷售額突破20萬元
借“雙11”購物狂歡節熱潮,汪清縣東光鎮滿河村黨支部書記楊光帶領村民化身“帶貨主播”,銷售木耳、松子、蘑菇、大米等多款原生態好物。從11月3日至11日,網絡銷售額一舉突破20萬元,盡顯鄉村電商的強勁活力。
作為汪清縣電商產業發展的標桿村,滿河村的電商之路根基扎實、特色鮮明。2018年,滿河村確立了“‘80后’‘90后’牽頭干,‘70后’跟著干,‘50后’‘60后’助力干”的全民參與理念,讓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此后,“駐村兄弟連”等淘寶店如雨后春筍般接連上線,村民收入逐年增加,成功蹚出一條農產品上行的特色電商發展路徑。
為精準搶抓電商消費紅利,“雙11”期間,滿河村的村民“主播天團”輪番上陣,采用“專業講解+實景直播”模式向全國消費者推銷滿河村的農特產品。“這是長白山腳下的純野生木耳,泡發率高、口感筋道”“新采收的松子顆顆飽滿,均為人工精挑細選!”村民們用樸素的農家語言,通過鏡頭生動展示產品生長環境,細致講解品質優勢與食用方法,實時互動答疑。原生態的品質保障與接地氣的銷售風格,迅速吸引海量網友下單,訂單量持續飆升。
如今,滿河村已通過電商產業輻射帶動周邊村屯開辦近百家電商店鋪,構建起“黨建引領+品牌賦能+抱團發展”的良性發展格局。此次“雙11”的亮眼戰績,不僅讓村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更堅定了村民們深耕電商產業的信心與決心。
楊光表示,滿河村將持續深耕電商領域,重點優化供應鏈體系,全面提升產品包裝設計與物流服務質量,讓更多滿河村優質農特產品通過網絡走出大山、走向全國,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茂



